意有个性章有法度作有应变——陶瓷山水画创作体会初探
Home|黑半股|意有个性章有法度作有应变——陶瓷山水画创作体会初探

意有个性章有法度作有应变——陶瓷山水画创作体会初探作者:熊焰(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曾晶(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摘要: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对陶瓷山水画创作有深远的影响,经过广大陶瓷艺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律,主要表现是抓好立意、构图与制作等三个创作环节,做到意有个性,章有法度,作有应变关键词:陶瓷山水画创作的立意构图与制作中国山水画迄今大约有一千五百多的历史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魅力,对陶瓷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陶瓷山水画的产生,是历代陶瓷艺术工作者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美,并给予艺术表现的结果,是文明的进步反映将自己对自然感悟后得到的意境表达,再现在相应的绘画形式之中,这是陶瓷山水画最大的艺术特色同时也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律,主要表现是注重立意、章法与制作,做到意有个性,章有法度,作有应变意有个性立意是陶瓷绘画创作的构思,也就是在构思中确立意境,落实表现形式和手段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指立意打草稿即构思、运筹峰是平凡的,奇是不平凡的,平凡给人以熟悉与亲近,不平凡给人以艺术的境界与表现的魅力,即现实与浪漫的创造构思、运筹山水画重意境,即是在作品中蕴含某种意味的艺术境界,启迪观赏者的联想,从真善美的角度,潜移默化地对其情操,情怀起到感化、博爱的作用。

使作品因意境而显得更充实、完美,从而具备艺术的生命力与持久的欣赏价值陶瓷山水画的意境,是通过作者情感与生活的自然交流时,与自然美的某一点触发交融,作者的感触升华演变为新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以主客观意识结合为基础的主观方面是作者境界的因素,诸如意识形态、文化修养、生活修养、艺术修养所形成的观念客观方面是缤纷世界的造化美,这种美是以自然恒久的运动规律而生生不息,充满生命力的美意境的个性,是由作者基本素质所反映出的情感而决定的。

情感的个性决定了对世界的不同兴趣点,也决定了对自然美的敏感程度尤其是作者的文艺修养深度以及生活态度,更关系到意境的深度与鲜明度因此,成熟的意境个性在于基本素质的不断完善、成熟,在于对生活的认识经验与体验的敏捷悟性此外,作者的意境表达,必然地形成了作品个性的表现风格作者通过作品将自己的意境释放给观众,再通过观众的体会、回味、联想,使这一个性的意境得到丰富与完整。

即以意会的形式通过作品在作者与观众之间形成意境的输出与输入,即是意会,这就要求笔墨在塑造时,必须把握景象的虚实、似与不似以及表现格调的适度与吻合景象虚,意境才有所隐伏,但完全以虚,意境则不明;景象实,才有所明确显示,但如果全实,一览无余,意境也就消失了因此,陶瓷山水画的意境应隐显结合,虚实结合起来,如达到这种艺术效果,要通过四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对景象体验后的意造上体现就是按意境的表现需要,对自然景象进行取舍,提炼、组织、加工,重新意造出既有特色的真实,又充满“意图”的艺术作品这一作品对观众而言,是熟悉亲切的而典型的塑造中,其境界又是超越生活真实,并感人至深的在陶瓷山水画创作中,似与不似的意义多在于此。

二是从具体的组合关系上体现以自然万象为表现的瓷上山水画,不比瓷人上物、花鸟画,其景象的塑造不在一物一象之上,而是在意造中,着重以组合方式生动、和谐地配置生发,形成艺术的塑造所塑造的景物之间,是依附映衬之中,不可割离的塑造关系脱离这一关系的塑造物象,均有可能成为残缺,或不完美的形象因此,似与不似的表现,又体现在这种巧置妙构的组合设计与表现上塑造中,既要做到服从生动和谐的组合要求,对各塑造物的绘声绘色相对的松解、变形、夸张的处理,又要从组合特色上构成相应格调的抒怀、隐意三是从虚实掩映的塑造中体现在笔墨具体的表现上,以虚谋求隐而深意犹味尽的境地,以实形成意图导向在虚实相生,互为掩映的表现中构成意境的隐显映衬手法上先从全局落实太虚太实,然后在局部自适生发中体现虚实的关系。

形成虚中更有虚,实中还有实的生动局面四是从蕴涵意境的笔墨上体现如笔墨的瘦劲、秀逸的品味;凝重、朴实的品味;概略、疏淡的品味等等即笔墨品味必须与意味格调一脉相承,从视觉上给人以相应情趣的感染意境确立后,根据陶瓷材质表现的需要,可进一步决定表现形式如:工笔、工兼写、写意、水墨、浅绛、重彩等以哪一种形式为主,可以根据创作实际的需要,从其它形式中采纳所需要的表现技巧和技法章有法度章法是指一幅陶瓷山水作品总的构思与布局在陶瓷山水画中,主要体现在宾主、开合、空间,布势四个方面,具体做到四个要:一是宾主要明确宾主是指全局中,主体与局部的布置关系目的是通过画面的主体与局部的呼应,形成对比与协调中的平衡表现,在衬托中获得主体突出,使画面有鲜明的中心,同时又在平衡中获得全局的和谐其方法:一是从面积的大小、位置的偏正安排上;二是从笔墨的虚实塑造上,形成主次的表现关系在表现中要注意主体与各呼应点彼此的照应对比与协调时,把握住各部分的虚实限度和具体塑造要求,要做到宾主明确,呼应得体;主中有次,次中有主;笔墨各尽所用,虚实相对在客体的陪衬与对照中,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显著而不孤立二是开合要自如开是起始,合是收结,是布局与笔墨生发表现中的对应章法其目的,从布局上讲,是通过聚散矛盾的兴起与协调,促成画面局势的产生;从笔墨上讲,则是通过虚实松紧形成表现的节奏。

在布局上,其手法主要是在各单元间,运用面积不等的黑、白、灰色彩构成彼此的对应,在视觉上造成局势的起、承、转、合的关照在笔墨的生发关系上,运用点线面的鲜明、虚隐、起伏、强烈、柔和等等技巧,形成表现的高潮与平铺的节奏感这种生发关系有如文章的结构关系,有头尾、章节、起伏、转折;有总体的起结收放,又有段落中的起结收放,从而使瓷上构图既舒展,又宛转完整三是空间要和谐山水画的空间处理,在传统中尤以北宋郭熙的三远法影响较大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这是从仰视、平视、俯视三种角度上对空间的表现。

但是瓷上创作实际运用中最极为灵活,角度上虽有总的倾向性,却不受其约束因此,总体上运用近实远虚、近大远小,主体鲜明,客体沉浑的手法构成生动变化中的和谐,其重点在虚实的比较上如局部,是在单元的组合内,以虚实形成错叠中的空间感;整体上,则是在单元之间的虚实映衬中,以比较形成相对的近、中、远空间感还可运用上实下虚的重叠手法,表现空间关系如数重山的塑造,通常是将各山头勾画得相对结实、明确,而下面部分逐渐虚化用深浅各异与大刁、高低、横竖、偏正的山势形体,进行参差掩映的叠合;造成群山的空间。

四是布势要异趣布势,是瓷上构图中运用笔墨布局上的走势,使主客体重心平衡,瓷画取得生动视觉效果的手法在瓷画上造成局势的倾向性,对视觉产生导向性与冲击力,从形式上达到协助意境表现的目的不同的布势,会产生效果异趣的视觉感受如:上重下轻,有压仰、空灵之感;下重上轻,则有坠或稳的感觉圆形回环,随和中,中心突出;方形回环稳中空灵;之字形布势,有适婉之意趣;对角布势,意欲未尽;横向布势,平稳意远;竖向布势,峭拔险峻;斜向布势,危险无定等等无论何种布势的构图,都要在势的倾向中,把握好画面重心的生动性与平衡关系,布势的技巧即在于此另外,布势分大势与小势整体上为大势,大势在于巧,这样在瓷画大关系上,才不至于形成平淡的第一视觉感受,而难以起到快速吸引观众的目的;局部为小势,小势要平和平和才能不零乱而有序,有序才能在虚实起伏中,吸引观众深入地游目欣赏作有应变作有应变,是指在创作时,要根据陶瓷材质的不同注意变化应变和修改瓷上山水画的表现对象是大自然,同时在表现中更以作者的心境作用于笔墨,这是复杂而重氛围的艺术表现景象的精致与生动性,更多体现在笔墨自适的综合表现中形式上更依赖于点划生动的组合与灵活应变的积累所以塑造的准确性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在山石、树木等的组合表现上,注重顺势的自然安置形象的仰卧、倚从,也视虚实变化的趋势而生发勾写,效画应变自如,添加活套这种运用以笔代心,心随笔运,应变生发组合,逐次完整的表现,更体现了笔性,墨韵达意的变化而变化生发,随机应变的组合塑造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应变能力是瓷上山水画创作表现能力的一种标志依势态变化而应变生发的能力,在于对技能、技艺的熟练运用,在于能巧妙地运用设计中的余地,以及将偶然转化为生动塑造的必然的才能与经验应变生发是总设计上,笔墨表现的必然技巧,不是处处的偶然巧置所以,一要服从意象的整体设计,二要自然顺势,三要合情理,四要不拘泥小趣味瓷上作画与写文章一样,文章完稿之后,要再一次推敲修改作画亦如此,作品主体完成之后,要注意修改,修改的目的,在于整体上和谐统一不顺之处,收拾以顺;该突出的,则勾勒突出;轻重失调处,给予协调;松散的要统一,紧结处,予以浑沉虚引……由于瓷上山水画的绘制,所涉及的技法多,灵活性大,绘制中所留下的余地多,因此最后的修改就十分重要了修改的重点,是瓷画表现的节奏起伏、纵深、和畅、丰富的整体和谐与服从整体的局部和谐;由形式到意境的表现状态,如塑造的品味、色调、势态等等与意境的蕴涵关系,隐显状况等等然而作为修改整理,在既要达到收拾统一的目的,又要在已经成立的塑造上,不应构成对原塑造成大的强涂、硬改的伤害这就要求在收拾中,更要顺应大的原营构与具体的巧变善置,在合拍于全局的奏节中,构成自己的妥贴表现,在和原塑造笔墨的生动结合中,有效地达到收拾统一的目的并由此作到:一要突出重点从大处着手,以小矛盾服从大矛盾;二要笔墨顺势,从自然大度上以巧构统一收拾;三要笔墨以活、少、到位为妙,以整体效果只能协调,不可处处加添强填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