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彰显与陶瓷形态美感的追求
Home|陶瓷描金|思想的彰显与陶瓷形态美感的追求

(李曼丽,韩添任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成都610106)[摘要】对陶瓷形态美感的追求,体现在外观形式与内涵文化表现的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创作个体思想的呈现和形态个性化语言塑造以及作品承载的时代信息形态特征作为典型的基础造型语言,美感需求和个人情感传达的思想同陶瓷艺术本身成型的特质是吻合的,二者都有归纳、美感、虚实、意象、精神传达的主观需求[关键词]陶瓷形态美,思想,意象,虚实中图分类号:tq174.74文献标识码:bo引言但凡陶瓷创作对于一个形体而言,呈现的面貌是多方面的或纯粹的视觉,或概念的延伸,或材质方面的尝试等以想象的空间幻化创作的可能和艺术界定艺术家借助个体内在的原创力使形态本身转化为视觉与感知的信息来彰显陶瓷美感的特征陶瓷造型美感来自于形态构成因素,作为创作者智慧和思想呈现的具体表现,陶瓷创作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变化中产生的媒介延伸了造型创新的多种可能,为新造型和新思维提供了更多创意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形态美感在空间造型中的状态与个体创作思想的表现,如虚与实造型,意象美感特征,材质与创新等层面的思考陶瓷造型中形态多以线型、面化、体积、色彩等立体方式占有空间,在释放创作激情及传情达意上陶瓷外观显现创作者的思想追求造型形态组合在空间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赋予陶瓷情感塑造的个性及作品的意义,如陶瓷造型与审美特质呈现出来的精美与时尚、高贵与典雅、自然与活力等等1寄情于造型表现的形态1.1形态与造型作为陶瓷造型语言的形态能够传达出潜在的形式美感和情态表现,诸如愉悦、时尚、价值等情感认同同时有意味的形式也构成独立的表现对象,如陶泥外在形式、泥性、材质的形成等呈现陶瓷造型整体的形象语言及体现时代特征和创作思想早期的陶瓷创作、纹样装饰等是从模仿自然形态开始的,如唐代瓷碗的荷叶型、葵盘口的造型,明代的蒜头瓶、葫芦瓶,清代的豇豆红柳叶尊等在模仿自然形态的同时也创造了具有实用功能的造型和审美取向这一过程经历了从写实形态的完善到抽象形态的创造,体现了形态美感的变化过程以及审美追求的多元发展如陶瓷形体起伏变化的边缘形态,简洁风格的线面轨迹,圆体的收放自如以及对称变化探索等等的形态创新,在塑造外观形态造型的同时以空间存在的姿态影响着观赏者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共鸣1.2虚实形态与造型个性在陶瓷形体造型中,形态的“虚与实”为实现创作想法和形式美感起着重要作用,实是物体显性存在的实体,具体的形象,具有物质感的主导性虚一体现隐性的意义,也是内在创作思想的隐喻,寄予实体的间接精神,二者共同构筑作品意境的思想和最终的意义以陶艺家金润子先生的团子作品为例,团子型体硕大,对比强烈是实体的存在作品釉色烧造的厚薄,表面装饰的点、线纹理简洁醒目,形式富有变化,从渐变、异化、疏密、聚散分割等秩序中呈现隐性的意义来传达创作者内在的思想寄予当然,实的形态造型往往以核心的形体呈现强烈醒目的视觉印象,单纯的形象和造型语意的明确及有序的形式是趋于实的,稳定的和体量大的形体,动感的和独立的形显示实的特征同时虚实关系亦体现出有形和无形的哲学观(老子),往往以“有形”的感觉,来认识感知“无形”的微妙美国陶艺家彼得‘沃克斯以瓶为母体的造型创作呈现即兴的形式,借助人为力和自然力的刮、压、开裂、切割等痕迹形态有意或无意的可见,有形或无形的偶然等虚实变化,突破了陶瓷造型表面完整和技巧的束缚感以形态的直觉进入创作的过程体现了个体创作思想的变化和陶瓷审美角度的多元发展以及创作意念体悟在过程中存在的意义,开启了陶瓷创作从应用功能向纯艺术的实现有形体现造型法的具体与抽象形象,无形是一种广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就陶瓷艺术而言,无形的“情感”建构泥土自然的形态和思想,显示创作自由的精神和意义的释放,其超越作品本身的思想是主要的当然借助泥土生成由一种意象转变成另一种意象的过程,既保持变化过程中的造型类似性,又在变化中表达特定的意义(造型与烧造过程的变化),其产生的结果为造型带来新的审美启示。

陶瓷造型形态的探讨是个体思想感受的过程,新思维、新观念是探索新的成型实验的动力毕加索致力于从自然具象向抽象形象的转化,在他的陶艺作品中清晰可见形态的拆解与重组,多视点的并置及立体造型理念被他直接用到陶艺创作上。

他的陶盘、陶瓶作品形态呈现自在天成趣味天然的率性真实,这种直接的挪用和拼合形式创造出的陶瓷作品焕发迥异的个性和新意形态元素对陶瓷创作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造型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上,在陶瓷艺术创意上以象征、符号、隐喻等方式来传达文化特征和内涵它与知识、直觉、情感及材质融合为一体针对陶瓷形态来讲是对社会、文化、人的心理及美学等方面的研究来达到目标的过程,也是创作想法的具体实现2陶瓷艺术材质与造型形态发展2.1材料属性与形态材料是陶瓷创作的物质媒介,它受外观造型、装饰特点和审美差异等方面的影响除泥土之外与金属(青铜、鈇等)、木材、玻璃、软质材料(纤织物、皮毛、纸浆)等多种辅助材料的合作衍生了丰富多样的材质美感以及不同材料属性的个性传达如陶泥与金属材料属性的不同在人们心理上形成较大的视觉反差,由此所呈现的形态感受亦不同尽管两种材料的视觉特性迥异,但从两种材料结合的作品上看有较大的审美互补作用金属的冷硬直觉与陶土的自然亲和见证了材料不同性情的互补与个性传达的生命特征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如塑料的中庸与兼容,玻璃的冷漠与华贵,木材的大气与温和,软质材料的柔性与亲和等种种材料与泥土的结合使陶瓷艺术显示新的生命力和呈现作品个性的内在精神泥性材质与人的个体属性相近,其塑造和能够衍生的艺术生命是辽阔的,若作为创作个体可以借助任何不同的材料传达创作思想与意图实现艺术对纯粹外在世界的追求是个体认识活动的结果,作品以一定媒介(陶瓷材料及外沿材料)体现主体对客体的思考和映照,创作思想是首要的。

创作活动与材料媒介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修正、生成,在自审和思考上选择有意义和有意味的形式材料只是陶瓷艺术创作表达的方式和造型语言的基本媒介,真正的意图实现是创作者选择材料的自觉和内在观念的传达同时陶瓷材料自身的特性在烧造中常常会出现突破常理的偶然性从而展现陶瓷艺术丰富的趣味、材料个性自身的特质。

作品表面的喷涂、彩绘、捏塑、挤压等不同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美感也源于对这些材料属性的恰到好处的应用。

2.2形态发展陶瓷造型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需要借助人的个体属性来传达精神内涵,人类思想的递进和变迁在与社会和自然交流中得到印证,其造型承载时代的精神往往可感可知的材料与形态是通过造型主体来完成的,如形态主体的运动、扭曲,形的切割和形体组合的错位、堆砌、同构与解构和造型转换的变化等,借助色彩、线型、装饰等主体要素的类比和变化形成形象,以近似、渐变、移人等形式展开创作理念,强调作品的变化与统一借助形态联想产生的创作意图是人们在陶瓷创作中对材料属性的肯定和对人自身灵性的肯定当然,忽略与形式相关的一切规范限制,能够自由的跨越美学认知以及至简的或纯粹的观念思考陶瓷的艺术性也是陶瓷艺术探索的新突破,为陶瓷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觉陶瓷作品在视觉空间中并非是单一凝固的静态,作品本身的材质状态与作品共生的环境构成了诸多视觉心理因素的影响,诸如空间、光、声、电、以及意识形态和意念空间所产生的心理作用等另外作品单体与群体的集合思考,个体张力的延伸,造型内力的扩张,群体环绕的力量,装置艺术及现代艺术观念对现代陶艺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及推动陶瓷艺术造型层面和形态语言上的关注当代艺术则将现代陶艺的视觉冲击力度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上来,作品形态表现与内在的象征并存,其思想寄予在作品之上,在感知黏土与述说个性情感的同时这种纯粹的方式提示了精神释放的最大化彰显而在陶艺创作中,单纯追求形式美感、讲究比例尺度,强调理性的作品也不少见在与对象进行拆解、重组的过程中寻找美感和个体的精神显现同时不同的成型方式决定了形态的可能性和材质自然呈现的融合,侧重理念以及材质自身的价值、或媒介的拓展、或主题意识、或装置空间等等,这些蓬勃的艺术思维以特有的艺术生命为陶瓷艺术带来无限的创作动力,也是陶瓷艺术生命长存发展的必然3陶瓷艺术精神的痕迹与移情3.1精神彰显的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文心雕龙》),说明创作构思时需将外在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个体精神的意象陶瓷创作是主客观情感的协调与时代精神的体现,形态的种种展现了人类内心的意图和述说情态的多样可能创作者善于运用形式美与方法进行整合创作,并在造型中强化个人对形的心理认同,继而获得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展现个体思想陶瓷艺术创作思想的彰显带给观者的感受有不同的意义呈现一方面体现审美快感享受的过程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共鸣和情感认同,泥土的本质属性与人的个体属性相似,创作者籍由泥性的属性而生成诸多的作品是个体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艺术创新以主观的结构原则使陶瓷艺术变成了形象的‘自由,组合,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生动地体现了现代人对创造意识的尊重和对变化的动态性把握当然形态变化创新的过程具有不可预知性,审美快感的愉悦在观赏作品时与情感的共鸣因素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视觉上的新奇与适度的美感意味着分享的快乐和心情的放松另外一种是个体情感的移情与显现,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形态的创新常常给人出乎意料的美感启示,借助艺术形式、媒介和个体属性的探索实现创作想法的突破和实现创作者将情感寄予陶瓷创作主体和细节的梳理上,这种情感寄托和意象激情体现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追求,指向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诸如创作者对自然的人文关怀着重在生态发展的设计理想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反映在审美与应用等多方面思考在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的美感探索上,陶瓷艺术精神的指向使陶瓷创作和审美获得充分的言情和美感享受3.2审美变化与发展陶瓷作品在愉悦、陶冶和提升人们普遍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是审美价值的个体诠释创作者寄予作品的时代精神伴随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陶瓷作品涉及的美感因素是多方面的,自身材质的特色、形态组合、釉料肌理等审美意识的递进等等制约,其中主要的是创作思想的呈现和个性化造型语言塑造陶瓷造型形态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外观特征的艺术特点和精神意象体现时代信息陶瓷作品的时尚和流行是否符合人们求变爱美的心理以及新、奇、特、异等造型的变化,其中往往富有情感意境的作品受到欣赏,造型精美和独特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欢迎陶瓷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共鸣相关,作品衍生的新含义体现创作者的巧妙构思和艺术想象力并承载内在的思想和情感植入,即把陶瓷创作作为沟通情感的手段和精神传达的信息,同时也是印证时代发展的象征,作品的流行伴随时代的精神与审美趣味的变化而焕发生机客观的审视陶瓷艺术所赋予的时代精神是理性的、也是必然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都会呈现出一个时代的艺术面貌和独特气质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无论他的体量有多大,色彩有多么华丽,缺少了应有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都将是被遗忘的作品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将永远伴随我们的欣赏从稚嫩走向成熟,并成为人类延续艺术生命的动力和理由,引领人们不断的追问艺术的新发展参考文献[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2]诺维科娃(俄).劳动美学.引自陈看衡,艺术设计美学[ml.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卢纳察尔斯基.郭家申译(前苏)[m].艺术及其最新形式[m].2008[4)范景中选编.贡布里希论设计[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