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概述斗彩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至种,最后人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字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有把握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朝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儿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斗彩命名斗彩世人谈及成化瓷,必对成化斗彩交口称赞成化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结合相成的新工艺、新品位,而使成化官窑瓷器被后人列为诸窑之首(见清人程哲《蓉槎蠡说》)而作为成窑上品的斗彩更是声誉极重然而斗彩一名并不是明朝人的称谓从现存明清文献典籍,最早应用斗彩这个名称的,是大约成书于十世纪的《南窑笔记》由于此书作者不详,有学者认为成书于雍正间,也有学者认为当在乾隆之后不过从清宫档案上,雍正间称成化斗彩仍沿用成窑五彩之名在明朝的一些书籍中,如《野获编》、《博物要览》、《敝帚轩剩语》、《清秘藏》、《长物志》等,只以五彩或青花间装五色称之而明朝人所说的五彩和现代研究者所认定的五彩并不完全一致既如此,我们怎么理解清人斗彩一词的涵义及怎样科学为成化彩瓷定名呢?对斗彩一词,通常的理解是以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填以彩色,烧成后遂有釉下彩与釉上彩斗妍斗美之态势,故称斗彩但也有其它理解有人认为斗彩应为豆彩,因为绿色如豆青有人认为斗彩应为逗彩因为釉下与釉上彩似在相互逗趣有人认为斗是江西土话,是凑合的意思,应写作兜《南窑笔记》的作者有自己的理解与表述他说道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日填彩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画填出者是也他的分类逻辑实际是依据两大要素一是从色料构成角度,以有否青料(即青花)将五彩与斗彩、填彩区分开二是从技术方法角度,以是否双钩法将斗彩与填彩区分开平心而论,有这样程度的分类方法在当时难能可贵,缺点是说得不全成化斗彩除了他所说的填彩,斗(即凑其全体)彩,还有点彩、覆彩、染彩和青花加彩(后文将有述说)而且,成化斗彩瓷器大多是一件器物上兼用几种施彩方法,单一的施彩器极为罕见当今为成化斗彩科学命名,是沿袭清人并不完全的认识呢,还是起用明人自己的称呼?我们觉得,还是以成化斗彩冠名为善,但是,必须重作科学阐述成化斗彩称呼约定俗成已有二百左右,人们在研究实践中也不断以自己的经验充实成化斗彩的认识内涵,海内外相关人士皆知成化斗彩,因此,易名不善我们可以给斗彩概念重下定义为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以钩勒填充、点缀、渲染、覆盖、拼凑等装饰方法表现的彩瓷工艺这样下定义便对传统概念作了科学的扬弃而斗字,仍取拚逗之意和斗妍之趣斗彩历史记载斗彩、明清文献有关彩瓷记载举例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中说朝窑器用白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明谷应泰《博物要览》中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以上二例记载了明代宣德与成化时期有白青花间装五色与五彩的瓷器都很名贵,但青花间装五色和五彩是什么样的瓷器,其特点如何,说得不够明确若结合传世品及近的科学考古材料分析,明人沈德符、谷应泰所述应是宣德青花五彩,而记载中的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现在来则是成化斗彩中的名品可见明人将青花五彩和斗彩统称为五彩清乾隆朝朱琰撰《陶说》记古瓷五彩,成窑为最,其点染生动,有出于丹青家之上者画手固高,画料亦精乾隆朝唐衡诠《文房肆考》说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近人许之衡先生著《饮流斋说瓷》则称成化五彩人物,其工细者,系以蓝笔先绘面目衣褶,继乃加填五色以上三例记述较明人书籍交待得更具体些,指出了施彩的工艺有点染或蓝笔先绘面目衣褶再填五彩,实际上这些都是成化斗彩的施彩方法可见明人、清人、近代人在著书立说时将明成化斗彩瓷器称为五彩清中期《南窑笔记》作者不详,成书时间大约清雍正至乾隆时期)中写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关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填出者是也此段记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南窑笔记》是出现斗彩之说最早的一著作,但分析得不够全面与实物对照,记载中的填彩与五彩较准确这里所说的五彩为纯釉上五彩填彩为斗彩中的一种施彩方法关于凑其全体名曰斗彩的说法与成化斗彩传世品的施彩方法不符,可能作者将青花五彩称为斗彩,因为这种凑其全体的画法实属青花五彩类《南窑笔记》作者在当时也是将斗彩与五彩相为混淆,但能将明代彩瓷划分出斗彩、五彩、填彩三大类,实难能可贵,对后世彩瓷研究也具有积极影响、清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有关彩瓷的事例斗彩雍正七四月十三日记圆明园来帖,太监刘希义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而青花五彩是在纹饰不完整的青花瓷器上面的空白处进行彩绘,把画面补齐,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谓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如嘉靖青花五彩婴戏纹方斗杯,里口缠枝灵芝纹点缀几朵青花灵芝,杯外部分花朵及婴儿头部用青花绘制,其余纹饰则用多种釉上彩表现此外,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中有的青花很少,仅仅作适度点缀,也有的青花纹饰很突出,都是根据画稿的具体要求以上是斗彩与青花五彩的区别,符合传世品的实际情况,但有个别器物不符合以上所述,具体情况则需作具体分析了斗彩明宣德青花五彩是斗彩的滥觞明代永乐、宣德二朝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制瓷技艺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就斗彩是此时景德镇御窑厂发明的新工艺,如青花红彩、青花金彩、青花五彩等在青花五彩的画面中出现一个小小的局部为青花线内填彩的装饰,这一装饰竟然成为后世所瞩目的斗彩的主要施彩方法在景德镇明御窑厂遗中出土的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虽然经破碎粘合,仍然是非常珍贵的据刘新园著文考证,此盘画稿可能出自明代浙派画家的手笔,它的出现与宣德皇帝的绘画修养和对色彩的敏感力不无关系盘心绘一池塘,以三朵独立的莲花并排,各以绿叶托红花,皆无青花轮廓线,宛如没骨画,色彩浓艳堆垛,另有两只鸳鸯,雌性在水中戏游,雄性作由上俯降而下的展翅姿态,雄鸳鸯的双翅及身部的扇形飞羽是用青花勾轮廓线填以红彩的画法绘制盘心还有以青花水波及红、绿彩作点缀的杂草为衬,颇有情趣西藏萨迦寺藏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外部纹饰中雄鸳鸯双翅及扇形飞羽也是运用填彩的方法装饰可见,宣德青花五彩瓷器上这一局部填彩装饰对宣德官窑瓷器来说,虽然是一个不太复杂的尝试,但竟开创了陶瓷装饰中的一大门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创举成化斗彩就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宣德青花五彩瓷器中的一个小局部纹饰使用的勾线填彩技法进一步拓宽,成为器物全部纹饰的装饰方法正如胡昭静在《明清彩瓷》一书中所述斗彩工艺正是在其母体宣窑五彩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最后脱离母体而成为独立的名贵品种从传世品,几乎每件成化斗彩器都用青花勾绘整体纹饰的轮廓线,然后在双钩线内施多种釉上彩,构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彩瓷这种装饰工艺既保持了青花幽靓雅致的特色,又增加了浓艳华丽的釉上彩效果成化斗彩瓷器在外流散的非常少,大部分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约有多件,多个品种,是专为宫廷御用烧制的一种精美细瓷在型体上玲珑隽秀,色彩上清雅富丽,施彩方法洗练多变,同时每件器物都附遒劲有力的朝代款识,为官窑之上品当时产量即非常小,十分珍贵,如明代有关史料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足见其贵重直到今天,它仍然显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釉下彩绘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釉下彩绘 :
其他周边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