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入瓷门第三釉下青花:洪武青花与顺治青花之比较(1:1对决)比较一:历史背景大明洪武朝公元,四十一岁的明皇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号洪武在元末战乱的废墟上大明王朝宣告建立的同时,还要堤防北元政权的卷土重来,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朱元璋御登基次,便命太监权臣赴饶州府浮梁县景德镇珠山,设置御器厂经过战火的元代浮梁瓷局原有的设备所剩无几、工匠尽散在这样的条件局限下,增添设备、招募工匠、恢复工艺,成了御器厂初期的主要工作任务洪武朝间,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瓷器并不多和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大清顺治朝公元,八岁的爱新觉罗福临登临北京紫禁城,完全拉开大清帝国的序幕,号顺治小明朝盘踞东南沿海,社会依然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尽管当时政局尚未完全安定,要想全面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尚不可能,导致世界制瓷中心景德镇一度处于瓷业生产的萧条状态,产量很少(注: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磁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不过,由于景德镇御器厂在明末泰昌、天启两朝窑火已弱、鲜有烧造,采取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的措施,至崇祯朝已完全停烧,并且也没有完全葬身战火,所以恢复起来较洪武朝重拾元末浮梁瓷局的烂摊子要快很多顺治十七,大清皇权重新开窑烧造,更名为:御窑共同点:1)烧造数量不多;2)都为皇权服务;3)模仿和沿袭前朝;不同点:1)洪武朝,开国次即设御器厂,烧瓷心切;顺治帝,退位前一重建御窑,力不从心;2)洪武朝面临的是支离破碎的浮梁瓷局的烂摊子、顺治帝掌握的是基本完好的前朝御器厂;比较二:洪武青花和顺治青花图:3-036/3-037(洪武青花瓷)图:3-038/3-039(顺治青花瓷)洪武朝分前、后两个时期:洪武朝前期基本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风格,从造型到工艺、从纹饰到手法,都未能摆脱元青花的特点在造型上,继承了元代枢府瓷古朴敦厚的风格,但是保留原大清花瓷中的大件器物,比如:罐类有大罐、盖罐等;盘类有大盘、棱口盘等;瓶类有玉壶春瓶、梅瓶;壶类有执壶、四系执壶等;其它还有碗、炉、石榴尊、盏托等;小件器物保留了撇口盘、高足杯等(注:恢复生产成为核心,挑选工艺比较成熟、烧造技术范围内成品率较高的造型,是洪武朝前期青花瓷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胎质上,由于洪武青花瓷的原材料延续了元代至正时期的二元配方,胎质和元代至正时期的青花瓷胎质接近,但是由于炼泥技术有所退步,在一定程度上说洪武朝前半时期的青花瓷器的胎质依然粗重厚实;小件器物如碗类,中部以下胎体依然厚重,和元代一脉相承。
在纹饰上,保留了大量元代纹饰比如:龙纹;云纹;如意纹;芭蕉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佛纹;牡丹花纹等在绘制手法上,承袭了元代的拓水绘法,但是工艺有些退步,笔法较乱;在色料上大多使用国产青花料,色泽蓝中兼紫且偏暗,因为这种色彩,洪武青花瓷成为历代青花瓷种较易辨识的;器物足底仍有火石红;洪武朝后期御器厂整体基本恢复到较好状态,设备普遍更新、工匠重新聚拢、工艺逐渐稳定、烧造技术全面提升,出现专门人员为御器设定造型,专门人员负责原料采制和釉料配方,在装饰方面整理和保留了汉文化元素的纹饰,把清雅、工细作为评判纹饰等级的标准,同时区别并整理出主纹和辅纹;更加突出龙纹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在修坯工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胎体初显精细工整的特点(注:这些变化,和明代政权确定、稳定到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青花瓷的审美观回归汉文化主体,讲究规整、细致,纹饰主次分明,是洪武朝晚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段时间御器厂的青花瓷逐渐摆脱元代青花瓷器的粗犷浑厚的风格,为儒雅俊秀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元代青花瓷充满了蒙元气息,那么洪武朝后期的青花瓷已经转身标榜汉文化正统的精神实质在这个意义上说:洪武青花瓷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元代青花瓷,更伟大之处就在于为永乐、宣德青花瓷真正实现汉文化与青花装饰工艺的结合开创了先河顺治青花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摆脱明青花的影子在器型上盘、碗、碟、杯、笔筒、筒瓶、蒜头瓶、橄榄绿瓶、洗口兽耳瓶、花觚、观音尊、直口罐、将军罐等;(注:顺治青花也出现一些新颖的品种,这和顺治帝对佛教情有独钟有关,在顺治青花中,有大量器型是用于寺庙供奉的器皿,比如:供盘、供碗、香炉、撇口瓶、净水瓶等)总体上说顺治青花造型风格趋于外形线条取直在胎质上胎体普遍偏厚重,但也可以分出粗、细两种,粗胎质的一般为渣胎,胎泥灰白或灰黄;细胎质的一半瓷泥质量较好,呈白色在釉面上顺治青花多数釉面是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透明度较差大部分器物带酱口(注:器物口沿常有一层酱黄釉)。
在纹饰上主要纹饰有龙纹、麒麟纹、异兽纹、朵云文、柳叶纹、蕉叶纹、洞石纹、缠枝莲纹、菊花纹、牡丹纹等,还有较多的纹饰为山水纹、人物纹等;(注:顺治青花中还有一种梧桐叶纹,一般配有诗文,如黄花落兮雁南归、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梧桐一叶生天下新春再等)在纹饰绘制手法上建有工笔和写意的绘制手法具体来说:龙纹一般采用粗线条绘制,显得雄壮;龙身分段绘制,分段处配以朵云纹;兽纹也采用笔粗线条,笔法不够细腻;山水文采用点工绘制,一般山体布满苔点;人物纹则采用绘制各种景物陪衬的手法;(注:在很多顺治青花上可以看到采用混水画法,但色阶不够明显)在题材上绘制人物纹的青花瓷一般多三国故事、元杂剧故事(注:有些题材虽不是故事,但也有主题,比如:人仙庆寿、仕女游春、竹林僧人等)。
在色料上多采用国产浙料绘制,归纳为1)、浓艳;2)、淡雅;3)、灰蓝三大类从总体上看,深浅不一偏灰暗(注:寺庙器皿一般蓝中泛灰)在口足上顺治青花器因为外形崇尚取直走线,口足一般都是略微外撇足底一般不施釉,分圈足和平足两种;底部一般露胎(注:顺治青花的碗、盘足底一般不完整,有磕碰缺口,足边的旋削痕迹比较明显,并呈螺旋状有少许其无足底光滑,像泥鳅背)在款识上有顺治制和大清顺治制两种款识,皆为青花楷书款顺治青花开始在仿明青花瓷上出现题写大明嘉靖制和大明万历制两种六字楷书款(注:《饮流斋说瓷》载:顺治仅一开窑烧瓷,故顺治瓷器极少,有之,则做楷书也)总的来说,顺治青花瓷器基本是继承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虽多具明代之遗风,略有改进和变化,整体风格上朴素典雅这是由当时的制造技艺水平所决定的。
文化民俗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文化民俗 :
其他周边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