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珍视传承陶瓷文化瑰宝
Home|瓷博会:艺术化的日用陶瓷很好卖|如何珍视传承陶瓷文化瑰宝

直到昨天中午,瓷博会展馆现场依然人流如织,火爆景象出乎不少人的预料有人说,这是因为政府部门今把瓷博会展位全部集中安排在了同一个地点,人气自然旺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持续坚持,倾力打造,瓷博会开始凸显凝聚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洼地效果”。

我想,以上两种分析,或许都不错。

瓷博会涌现的胜景,应该是每个景德镇人心中的期待!然而,我更喜欢理性地看待一些问题,在热闹、浮华和喧嚣的背后,我们还面临怎样的困难和问题?中午时分,从场馆出来,和景德镇陶瓷业界的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大家边吃边聊,其中聊到的两个话题,让我这个并不熟谙景德镇陶瓷历史的人为之一振。

这两个话题中,一个是陶瓷文化传承,另一个是资源问题我们天天说陶瓷文化,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陶瓷文化,我想很多人可能都答不上来。

有业界资深人士直言:一个瓷坯,放在那里,什么都不画,都是一种陶瓷文化,远古时代就是如此但是,如果你要在上面作画,或留任何痕迹,上升到文化的层次,你要画什么、留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和内涵,究竟有多少人仔细斟酌过?如果你画上去的东西不能代表什么,也不美观,是不是破坏了原有的文化?而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是为了追求陶瓷数量和养家糊口长累月笔耕不辍?那些丝毫未经过大脑思考,一味临摹出来花鸟、动物、风景,能不能称为真正的陶瓷文化?需不需要传承?陶瓷文化真正的精髓在哪?哪些陶瓷文化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举措去保障……这些,似乎都没有答案。

据说在日本,一个人要成为陶艺家,一个硬性的指标,是必须掌握和熟知陶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还有,陶瓷作品因为其工艺的复杂性,一般都是集体创作完成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只有作画的人成为最后的受益者,拉坯、修坯等前面多道工序的人,似乎和成功永远沾不上边,这样的评价杠杆和体系,是不是有失公平?一些陶瓷生产环节中的必要传统技艺,会不会因此渐渐失传?这些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考虑过再说说资源。

今景德镇最大的一个新闻,莫过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申请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复通过按说一个瓷土被开采了千的城市,造成资源枯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反过来我们再想,这些宝贵的瓷土资源真正铸成了多少艺术品?曾听一个朋友说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个陶瓷作坊,一天做出了一个非常大的瓷缸,刚好有位买主上门,问要花多少钱,业主不假思索,很干脆地伸出一个食指,意即卖100元朋友当时很惊讶,这么大的瓷缸,少说也要几百元,毕竟耗费了那么多瓷土原料啊而最后,这个超大瓷缸以低于100元的价格成交有观察人士说,当一些低端、甚至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市场,并最终影响到一个城市产业的命脉时,城市的管理者们是否要设置更高的门槛,以着眼更长远的未来?

更多陶瓷新闻

陶瓷新闻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新闻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