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正:往事并不如烟
Home|我要房,你要器,房器啊,房契!|凌宗正:往事并不如烟

时间:11月26日下午地点:景德镇市莲社北路109号摄像:鸿永主记录整理:赵风凌宗正,原籍江西新建县,其祖父凌美材为清末民初颇有名望的粉彩画家.与“珠山八友”中王琦、王大凡交往甚好,切磋技艺其于8月出生于景德镇,少随祖父学艺,16岁开始即在瓷坛崭露头角,创作《雪居图》轰动全市,许多瓷坛名家认为“一颗瓷坛新星正在冉冉升起”现为中国著名陶瓷艺术家,当代粉彩大师,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被业界人士公认为“一代宗师,当代雪景大王”祖父为什么没有加入“珠山八友”我家世代穷困,到祖父凌美材(1883—1957)时候才有所改观记得祖父跟我讲过,他很小就从老家新建县乡下跑出来,到景德镇谋生,跟着老艺人们学徒,最终成名祖母是陶瓷世家出身,家传的填彩技艺,经常是祖父画祖母填,两人配合默契,做出来的东西也好,很受欢迎过去在景德镇,男画女填这种分工很常见,很多都是夫妻店,这对我影响也很大,比如婚姻祖父的技艺很好,与王琦既是同乡,又是好友,和王大凡他们的关系也很好王琦曾专门邀请祖父加入“珠山八友联合会”,但遭到祖母的反对因担心入会后会影响彩绘工作时间,收入减少,并不是计较那区区五块现大洋的会费实际上以祖父的技艺来说,完全可以位列“八友”之内的今生最伤痛的两件事我的父亲自小视力就不太好,这也迫使祖父放弃了“子承父业”的想法,所以父亲一直在老家务农为生。

我的母亲是景德镇里村人,有我的时候,就开始和父亲有了不和,等到我三岁时候,母亲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在一家茶楼里和父亲协议离婚,那个代这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啊!过去婚姻都是父母包办,女性很没有地位,规矩很多,母亲是个很勇敢的人就这样,三岁时候她就离开了我,等到我六岁时候,母亲就故去了,幼时失亲,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伤痛!祖父祖母很心疼我,祖父觉得我是个搞瓷艺的苗子,给我起名叫“宗正”也有让我继承他技艺的意思,于是,就在我很小的时候,把我带到身边抚养长大,并供我读书我是在麻石弄隔壁的何家洼小学,读到14岁小学毕业那时候祖母想让我继续念书,但祖父纪大了,50多岁,他认为穷人家孩子读书不容易,以后也没什么发展,不太同意于是,我14岁开始正式入行学习粉彩,至今已有70多了祖父的手艺非常好,和祖母手艺配套,做的东西品质好,能卖不错的价钱,所以生活还可以,他们经常也要做活,但不需要做到深夜祖母管着祖父,祖父没有什么坏习惯,所以从小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环境还可以,没受太多罪,因为胆子小,听话,没挨过打就是学习粉彩的时候比较累,不是体力的累,是大脑累,祖父的绘画,祖母的填彩,都刻苦学我的婚姻是双方长辈定下的我的爱人出身陶瓷世家,填彩很好,岳父徐更新也是搞粉彩的,很有名的艺人,后来到上海做陶瓷生意,他对我帮助很大我和爱人结婚,感情一直很好,婚后祖母把她的填彩技艺传给了我爱人,爱人的填彩技艺相当好,至今王锡良还记得我爱人给他作品填彩的事情我一生中另一件伤痛的事情,是“文革”中的不幸,受到很大冲击结婚成家后,我们都进了艺术瓷厂等到“文革”期间,我被无端打成“反革命”,爱人和孩子都受到牵连,下放到浮梁县峙滩乡,吃了很多苦我自小身体就瘦弱,农活干不了就放牛,夜晚在深山里狩野猪,实在很苦当时想不通,因为我和祖父一样不得罪人,社会交往也简单,只是专心做自己工作,后来才知道那时候是“柿子挑软的捏”,生生造了大冤案出来虽然后来落实政策平反了,名誉也得到恢复,但耽误了五六的时间,再加上自己不会搞关系,评定职称时候吃亏,级别一直上不去;我的爱人为了孩子能早点接班,选择提前退休,职称上也吃了亏,而和她同时的,有的现在已经做出了名堂我觉得,职称高不高,名声大不大都无所谓,但是自己手艺不能放松,刻苦钻研,一丝不苟,尽一切力量做好,无论大件还是小件,在手艺上从不放松粉彩雪景、余文襄、我祖父擅长画雪景,对我影响很大,自己也喜欢雪景,很快就继承了祖父的技艺,二十几岁就出了名大概在一九五几的时候,艺术瓷厂派我到陶瓷学院进修,自己技艺有了很大提高因为一方面是家传传统的技艺,另一方面学习以后充实了理论,经过自己综合现代进行了创新轻时为了写生,跑过不少地方,如方志敏革命地弋阳以及桂林、黄山、庐山、龙虎山等我与余文襄(1910—1993)原来是同事,在一个车间上班他大我19岁,跟父亲的龄差不多我没有拜他为师,但对他很尊敬,从内心里当他是老师,平常也喜欢跟他聊,也喜欢他的东西,我们两个人很要好很融洽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主动给你讲东西,但工作的时候我能经常在旁边看,遇到问题就去请教,他对我也不保守那时候,余文襄老师和我爱人在一个车间生产工作那时候汪昆荣也在,他的雪景画得也很好,尤其是小件东西,比较秀把粉彩搞好很不容易,绘画、填彩都必须配合好过去几十里,我创作了很多作品,主要靠我的爱人给填,她也给很多大师填彩,我得感谢她粉彩麻烦在哪里呢?一是颜色复杂,但其中有许多技术方面的东西;二是要动脑子想,要钻研,画要有变化,颜料的配方、分量稍有变化,出来的效果就会不一样;三是烤火以后,变化比较大,技术好了效果才能有把握聪明、爱钻研的人就好办些,因为做这一行要有悟性不过现在没有过去那么累,比方说火的温度,以前要摸索,靠经验和感觉,现在可以有明确的温度来控制,利用了温度计就很精确,所以过去想出个好东西更不容易关于作品、爱好和以后期望关于作品,在解放前,在艺术瓷厂,从退休到现在,大的小的加一起太多了,媒体也提到过不少,很多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不过有一些我喜欢的——《听广播》,代作品。

那时农村有合作社,画面表现的是村里的男女老少到合作社听广播的场面,获景德镇市奖。

还有《红梅颂》,是依据毛主席诗词《咏梅》的意境画的茶杯,被国防部奖励给原子弹的研发科学家,全市好多人参加评比,最后被选定粉彩青绿山水《群闲惠》,500件莲子缸那时还在厂里工作,大约1981、的时候,获轻工业部的奖,到现在已经了粉彩雪景《出诊》,获得江南六省一等奖,也是在厂里,从这以后,都是搞雪景山水《踏雪寻梅》被日本恩巴艺术馆收藏,名人名瓷流入日本就是通过它,专门搞名人名作展览、收藏,日本研究中国陶瓷的重要机构《风尘三侠》瓷板画,获江西省奖,另外还有《三顾茅庐》,我也很喜欢……我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古文和诗词,并把好的意境转化为作品轻时,自己最喜欢音乐,口琴吹得很好,会拉二胡性格好静,开朗、乐观、豁达,对金钱不在意,放弃了很多比赛、评比,在社会上不活跃,只想安静地生活我今83岁了,身体不好,总是生病现在画的少了,但还是喜欢画。

我的小儿子,还有孙子凌鹏,都很努力,我希望他们能够把技艺传承下去,并在技艺上胜过我编外话:后世已无凌宗正粉彩雪景的作品不仅依靠绘画,还在于填,画和填密不可分做陶瓷,分工很细凌老画得好,他夫人的填也很重要两人相濡以沫,夫人了解他的技艺,了解他的情感,能把凌老在画中的情感、意境都完整地表达出来二人的结合是相互进步,颜色的填充,意境的表现,都非常重要,不是几的工夫,是长期的积累凌老受到“文革”的打压,在很长时间没有走出阴影,也没进入到职称、大师体系,但是对于收藏者而言,凌老的作品是不可复制的,他的风格是时代的产物收藏者看重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大师这个称号据我十多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凌老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创新,是多积累的结果,每件作品都不一样,无论大件小件,都非常认真地画艺术瓷厂的老人们说,凌老进到艺术瓷厂后,创作都是自己打图,别人看了都说好丰富的基础,长期的千锤百炼,形成了高超的表现力,对材料的组织很丰富对这样的艺术家来说,收藏者的认可是最大的奖项和荣誉——鸿永主道之不存,咸与有知特定历史和生活决定特定的艺术和作品传统断裂,西化强势,使得“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之真谛未能真正进入内心和那段历史里的人们相比,有多少人明白生命的路途?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将是一段历史的最后记忆他的情怀,他的作品意境和特色,都从传统文化当中浸润而出他的人生坚守,自甘沉静的创作历程,都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与外在世界、与自我内心相处的方式,以及巨大的道德和情感力量。

后世,已无凌宗正——赵风

更多陶瓷快讯

陶瓷快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快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