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的故事(十八罗汉过海图)(十八罗汉过海图)十八罗汉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十八罗汉还是小时候看的京剧《十八罗汉斗悟空》,从此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他们一个个事挺大的,佩服极了最近,看了一个电视剧《十八罗汉》,觉得故事情节编的也太离谱,简直是毁坏十八罗汉的形象其实,真正的十八罗汉原来并不是这样的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也叫应真、尊者,梵名(arhat)是佛陀弟子修行得道的最高境界根据佛经的记载,最早只有十六个罗汉,他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因为遵守佛的嘱托,所以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北凉时期道泰译的《入大乘论》中有这样的句子:“……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睺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但是未列举出十六罗汉的名字。
到了唐代玄奘法师译出《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后,才出现十六罗汉的名称,分别是: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啰惰阇(俗称“坐鹿罗汉”),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厘堕阇(“举钵罗汉”),第四尊者名苏频陀(“托塔罗汉”),第五尊者名诺矩罗(“静坐罗汉”),第六尊者名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第七尊者名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第九尊者名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第十尊者名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第十一尊者名啰怙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布袋罗汉”),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芭蕉罗汉”),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名字虽然有了,但十六罗汉的形象在佛经中却没有描述,是艺术家们凭着自己的想象把他们一一创作出来的现今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唐末五代初的画僧贯休画的《十六应真像》(图一)据说就是贯休根据梦中所见而画出的,但只有十五个,最后只好把他自己给画进去了才完成(注1)从此,这组造像也就成了后世临摹及雕塑罗汉造像的范既然是十六罗汉,那十八罗汉又是怎么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觉得“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等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进去,也就成了“十八罗汉”了但是,这后加进去的两个人的身份,却有不少争议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宋代的苏轼,他在《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文中一一列举出十八罗汉的姓名,前十六位罗汉即《法住记》(注2)中列的十六罗汉名,新增补的两位罗汉,第十七位是“庆友尊者”,即《法住记》的作者;第十八位是“宾头卢尊者”这与第一位其实是同一位,只不过一个用全称,一个用尊称后来,宋代志磐根据《佛祖统计》卷三十三的内容又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第十七位应是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军屠钵叹尊者,也就是“四大罗汉”中不在“十六罗汉”中的那两位还有一种说法,十八罗汉中第十七既是《法住记》作者庆友尊者,第十八便应是《法住记》译者玄奘法师而藏传佛教则认为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是法增居士,第十八位是弥勒结果造成众说不一,难以考定到清朝乾隆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应是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
降龙和伏虎是很合中国人的传统的,加上又是皇帝钦定,从此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综观十八罗汉像的艺术造型,具有多种不同的创作形式,包括石雕、木雕、泥塑、绘画、织绣等等在内容上变化不多,比如绘画,都是在一幅画中或多幅画中画十八罗汉,但只是绘出每位罗汉的仪容形貌,或降龙、或伏虎,各个罗汉不相联系;而在佛教寺院中是将每个塑造好罗汉单身像排列在一起的,放置大殿的左右或罗汉堂中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题材,就是“十八罗汉过海图”其内容描绘的是十八罗汉共同渡越沧海的故事如四川圆通寺遗址幸存的“十八罗汉飘海图”就是石刻艺术的精品之作还有位于云南省昆明市郊筇竹寺的清代泥塑“十八罗汉过海图”,造型非常的生动只见海水汹涌,水族翻腾,众罗汉分别在龙、虎、鱼、虾、龟、鳖上,或招呼、或谈笑、或指点,神态各异,动作潇洒,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图二)此外,还有绘画的、青花瓷器上烧制的、田黄石上雕刻的各种“十八罗汉过海图”,在全国各地不同的艺术形式上都可以看到与汉地十八罗汉造像的形式相比较,在藏传佛教中不仅有寺庙那种的单身像排列组合形式,如北京雍和宫的“干漆夹紵”塑像(图三)。
另外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造像形式就是唐卡比如(图四)所示的“十八罗汉听法图”这幅唐卡的尺寸不大,高30厘米,宽24厘米,是在布面上用彩绘描金的方法制作而成,完成的时间大约在清朝乾隆间内容描绘的是十八罗汉听佛祖说法的场景:画面中佛祖位于中间,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左手持钵置于双脚之间,右手施触地印,面带微笑;阿难和迦叶手持法器分别立于左右两侧,十八罗汉或倚、或坐,环布于佛祖四周而佛陀教法的主要保护者四大天王则位于画面的最底层,护卫着说法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手持利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怀抱琵琶的东方护国天王、手托佛塔的西方广目天王、手持银鼠的北方多闻天王(图五)这幅唐卡作者已不为人知,但整幅作品精摹细绘,设色富丽而凝重在不大的画面中,共设置了25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物的衣着、动作、神态又各自不同,分别呈现出喜、怒、哀、乐等多种表情,给人以庄严而亲切的感觉特别是画面中十八罗汉的形象,虽然每个画像只有几厘米,但代表每个罗汉特征的细节和特点,都非常细致的给刻画出来。
(图六)有慈眉善目,手持法器者;有喜笑颜开,听法顿悟者;有宽额火眼,金刚怒目者;也有打坐沉思,神态安详者,每一个罗汉都是个性鲜明,决无雷同再以经书、念珠、香炉、手杖、草鞋、柯木、石凳等背景衬托其间,非常形象地展示出人物的气质神韵,生动地再现了僧侣苦苦修行的坚毅、虔诚的性格特征,营造出隐士遁迹山林修身养性的高远意境,给人以深刻而巨大的心灵震撼注1:《益州名画录》说,“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能或问之,答云:‘休自梦中所睹尔’……”《十国春秋》谓:“贯休体尝自梦得十五罗汉梵相,尚缺其一,有告曰:‘师之相乃是也’于是遂为《临水图》以足之”注2:指《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十八罗汉全图)
神怪传说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神怪传说 :
其他周边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