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首次发现一南朝古墓公元左右所葬,迄今约有本报乐平讯日前,乐平市在城北新区鸿宇天湖城发现一座南北朝古墓遗址,出土了少许破损的陶器工作人员根据墓砖上的确切号判断,该墓为南北朝梁大通三的墓葬,即公元左右所葬,迄今约有据悉,南朝墓葬在乐平还是首次发现。
据负责该古墓挖掘工作的乐平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余庆民介绍,9月30日,博物馆接到报告,在乐平城北新区鸿宇天湖城一期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发现一座古墓。
于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对现场隔离并进行抢救性挖掘清理截至日前,挖掘清理工作基本结束。
通过挖掘清理发现,该墓坐东朝西,墓长6.75米,其中墓甬道长2.45米,墓室长4.3米,墓室宽6.75米,因早受到破坏,墓顶已不复存在,据推测墓顶为圆拱形,墓高1米左右。
该墓出土了3个受损的陶罐,其中一个陶罐可基本复原。
让博物馆工作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在长29厘米、宽17.5厘米、厚5厘米墙壁墓砖侧面上印有纹饰和字,工作人员将墓砖上泥土清除,墓砖上“大通三造”字样及铜钱纹、对角线纹、网状纹清晰可见工作人员根据墓砖上的确切号推断出,该墓为南北朝梁大通三的墓葬,即公元左右所葬,迄今约有。
“依据该墓的规模和墓砖的豪华情况来看,该墓主人应为当时的士族官吏”余庆民说,“该墓葬的发现有着重要的价值,表现在:南朝古墓在乐平是首次发现,规模如此大的砖石墓在乐平也是首次发现,特别是该墓有确切的纪,对了解乐平城市的文化面貌和对乐平城市的考古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